本季第二站,Ferrari创下了过去17年来的最差开局,第三站更创下过去28年来的最差开局;若不是K.Raikkonen到第四站终于「破零」,今年的红军便将是史上最差红军……
赛季开幕一蹶不振
老Enzo天上含羞
没错,2009年开幕三站之后,Ferrari依然点滴未进,身为卫冕冠军车队,此时却和去年唯一挂零的Force India一起垫底,要不是A.Sutil在大雨之下的中国站不够沉着,Ferrari甚至会成为今年开季以来挂零最久的车队,对于红军这样势如破竹地往「反方向」连破纪录、卯足了劲在探底,红迷们想必难以庆幸自己在见证历史……面对这种「马上倒退噜」的状况,Ferrari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?

哪里?其实是哪里「都」出了问题!Ferrari今年仍然是第一支发表新车的队伍,照理说来,赛季前改进的空间比人家都多,但等到赛季开始之后,他们不但速度不如人、甚至连可靠性也大大低于以往的水準:开幕站,F.Massa的悬吊就损坏,有别于过去两年Ferrari在开幕站都是引擎出问题,今年竟然更延伸到了车架机械方面;第二站大雨,K.Raikkonen的KERS绝缘功能失灵而退赛;第三站又是大雨,F.Massa的电子系统因为进水而短路。
儘管F1没有车顶,但赛车却会因为下雨而抛锚,真的算新鲜事,并且全部十支车队之中也只有Ferrari出现这种问题,实在令人匪夷所思。而在车辆方面之外,第二站排位赛F.Massa跑过一趟之后即因轻敌而收工,导致他在第一回合就被刷掉;同场K.Raikkonen在下雨前五圈便「领先群轮」换雨胎,结果连落十个顺位!由此看来,Ferrari「螺丝鬆了」的并不只是车子、甚至人员心里的螺丝也鬆了……要找Ferrari哪里「没」出问题,恐怕还容易得多。

Ferrari亦是倒数
你应该发现我少讲了一个很大的因素、而且是「非战之罪」的因素──扩散器?别急,连Ferrari他们自己都没你这幺急:今年Brawn、Williams、Toyota钻规则漏洞所研发出的多层式车尾扩散器,实战证明效果宏大,其他车队除了证明自己确实「创意不够」之外、当然积极进行补救,自从FIA确认此种设计合法之后,第三站起,Renault和McLaren已经开始换用改良型临时版本。
由FIA判决与第三站仅隔三天来看,可知部分车队早就已经开始改良、只等确认规则之后立即投入,Ferrari呢?不动如山,甚至其他部分更新的套件还令车速更慢;第四站,连Force India也换用改良型扩散器,Ferrari呢?依然不动如山,你不禁要怀疑他们是不是恐龙神经?事实上,Ferrari之所以如此「以不变应万变」也是不得已:该队赛车规格与此种设计的冲突最大,若要改良,必须后半部车身全改,这当然快不了。

但这是否就算非战之罪?Red Bull同样也没有使用这种扩散器,但他们不只拿下第三站排位暨决赛1-2完胜、其他场次的表现也比Ferrari好多了,如果Ferrari还不承认自己设计失败,难道要承认他们的引擎不如Red Bull的Renault?还是承认他们一位前冠军、一位準冠军车手加起来不如Red Bull的M.Webber和S.Vettel?
比赛不等人,当Ferrari苦于对赛车进行大改款之时,积分的差距也愈来愈大了……

大车队全部吃鳖
针对Brawn、Williams、Toyota「钻规则漏洞」的多层式扩散器,在4月15日的FIA听证会上,Ferrari、Renault、Red Bull(含Toro Rosso)提出(BMW Sauber和McLaren背书)七大违规理由,但遭FIA全数驳回(下文括弧中为驳回理由):
1. 开幕站比赛委员裁决程序错误﹝比赛委员无义务给予裁决理由﹞
2. 争议性新设计概念应在规则上予以澄清﹝扩散器并非新设计概念﹞
3. 该种扩散器有违FIA致力增进超车的宗旨﹝车队提不出具体数据证明有碍超车﹞
4. 规则文字中,车底扩散器前的转折角使用单数名词﹝转折角为左右对称,因此在法意上原本就不是单数内涵﹞
5. 技术规则陈述不明确﹝车队所提证据不足、且与FIA理解不同﹞
6. 车队曾于两年前询问可否于车底开孔,FIA回覆不行﹝此次的开孔位置与当年询问时不同﹞
7. 若必须导致其他车队跟进改车,将导致开销增加﹝不跟进改车就不会增加开销,且预算问题与技术规则无直接关係﹞
上一篇:一级战备警戒,FERRARI总裁要F1车队抱得金盃归!
下一篇:一级方程式锦标赛(FORMULA 1 R)第十五年登陆中国上海